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松四一社區一蓮花 浴佛祈福樂活人生

地方采風

字級

松四一社區一蓮花 浴佛祈福樂活人生

【人間社 王湘溱 台北報導】 2025-04-27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松山第四分會,4月26日於台北市松山區復建里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生活講座暨浴佛活動,講座主題「樂活人生」,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陳惠珠主持、與談人劉雄達談「快樂」,李素米詮譯「放光」,鄭婉齡宣說「五養箴」,參與講座近50人,同時舉辦浴佛活動,祈願里民平安健康。

劉雄達說明真正的「快樂」的類別,其中「為善最樂」,強調因果關係,學會「知足」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。分享親身體證,因與極樂寺結緣,引領父母親皈依三寶,是最快樂的事情,是對佛教信仰的重視。加入佛光會成為佛光會的一員,並擔任會長一職,積極參與助念活動。在助念過程中,幫助往生者提起正念,並安撫家屬的心情,這帶給自己極大的快樂。再次強調自在與快樂發自內心的自在,才是體驗快樂的基礎。「精神富有」無論是學問、信仰還是道心、道念,都構成了信仰的精神世界。快樂的來源,是當精神世界富有時,人就能體會到更深層的快樂和滿足。

李素米詮譯「放光」,根據佛經記載佛陀說法都是通體「放光」,藉由「心靈放智慧光」來分享個人體證,國際佛光會一直提倡「點亮心靈的燈光」,那顆存於身體裡的心,如久居暗室,不見光明。透過點燃心燈,「千年闇室,一燈即明」,久被無明、愚痴、邪見覆蓋的心,放起了智慧光,生起慈悲之心、惻隱之心、仁愛之心。智慧光感召自己成為監獄布教師,效法地藏王菩薩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的精神,去感化更生人,藉由佛法的智慧及個別輔導的影響力,改變很多更生人的觀念,引導他們步入社會正軌。

鄭婉齡宣說「五養箴」,分別為養身、養心、養慧、養量、養望。人活著不一定要求長命百歲,重要的是要健康、有價值、歡喜、自在,才是有意義的人生。養生的方法眾所周知,但遇上境界真能運用自如嗎?分享在疫情期間,佛光山推動修持觀音法門,每天108部心經,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祈願疫情早日遠離。佛光人參與線上修持和課程,不出門反而讀更多書。因為生活規律,作息不受疫情影響,照常吃飯睡覺,所以有抵抗力面對新冠病毒。因為有宗教信仰,每天做功課,為大眾祈福,幫助更多人,所以心情樂觀開朗,就有能量可以面對一切。

最後由主持人陳惠珠帶領大家恭讀星雲大師〈晨起祈願文〉,齊唱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」,並請大家各自許下心願。

復建里里長林坤信表示,在當今混亂的世界中,讚許一社區一蓮花活動,對心靈靜心的幫助,能聽到正能量的演講與價值。提到「放光」的意義,鼓勵大家回家後與家人分享所聞的內容。希望每位參與者能夠成為正能量的種子,將講座的知識傳播到家庭和社群, 感謝參與者透過浴佛洗滌煩惱增長智慧光,祈福闔家安康。
12345678910第1 / 381頁
追蹤我們